亚洲市场无可替代,佳能亚洲版图拓展之路
佳能亚洲版图拓展之路
作为亚洲崛起的品牌,亚洲市场对佳能仍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开拓美洲等市场的同时,佳能也从未放松亚洲市场的战略布局。
那么佳能公司在亚洲早期的发展之路是怎样的呢?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970年6月,佳能成立了海外第一家生产基地——台湾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向全世界供应中档相机的工厂。
进入80年代后,在亚洲经济发展和日元升值的大背景下,佳能开始着手成立新的生产基地,广阔的中国大陆市场成为佳能重点开拓的市场之一,同时,佳能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拓也在同步进行中。
1977年,贺来龙三郎成为佳能公司新任总裁,并于1980年9月到访北京,自此佳能正式展开了与中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首先,在北京市电子仪表工业局下属的北京市光学工业公司所管理的北京相机厂,佳能开始了35mm内置闪光灯中央快门相机和小型器材NP-MATCH打印机的来件组装生产。1984年5月,佳能与广东省湛江市电子工业公司达成合作,进行复印机NP-125和NP-400的来件组装生产工作,并于次年3月,在湛江市复印机厂开始生产。1984年11月,佳能与天津复印设备公司签订了复印机NP-270的组装合同,并于1986年3月建成了墨盒、硒鼓的生产线,成为最早真正开始三位一体合作生产的日本复印机制造商。
1988年,佳能创办了从事镜头生产的佳能 Opto(马来西亚)股份有限公司。
佳能 Opto(马来西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89年9月,佳能在中国创办了从事硒鼓生产的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大连),并于1990年1月创办了小型相机的生产工厂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珠海)。
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成立
同样在1990年,佳能又创办了佳能高技术(泰国)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生产个人复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伴随着在亚洲兴建生产基地,佳能在亚洲的营销活动也开始变革。1979年,佳能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和佳能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对应亚洲范围内的销售活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佳能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于1985年11月,设立了广州事务所,1986年1月,设立了北京事务所,为日后拓展中国市场做足了准备,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则成为佳能在亚洲营销活动变革的核心。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中国))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佳能大连和佳能珠海都没有在华销售其产品的权利,而佳能(中国)成立后,也由于当时建立销售公司的限制,并未设立销售部门。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2000年中国开始准备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切都意味着在中国的外企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佳能公司也在这洪流中不断改变:1999年8月,佳能亚洲地区总部(除日本外)从佳能新加坡迁到佳能香港,又于2001年5月迁到位于北京的佳能(中国)。不久之后,时任佳能公司总裁的御手洗冨士夫任命了佳能(中国)第一任总裁足达洋六,之后,新的亚洲销售机构——佳能亚洲营销集团正式成立,其总部设立于北京,全面负责集团事务的管理,并统管公司除日本外的亚洲各国的销售公司。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佳能(中国)也如愿获得了在华销售的权利。2002年1月,佳能(中国)首次设立销售部门,开始在华开展销售业务,也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2002年5月,佳能(中国)举行首批产品装运仪式。
从日本走向世界,佳能这个名字,被各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牢牢记住。在品牌成功的背后,不只是一家企业不断创新的优秀产品,还有着坚定不移、始终秉承的企业理念和品牌精神。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