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 3D 打印飞机起落架主体在武汉面世
据长江日报报道,全球首款 3D 打印的飞机起落架主体部分“活塞杆轮轴”于 3 月 11 日在武汉光谷面世。这款“活塞杆轮轴”呈 T 型,长 150 厘米、直径为 40 厘米、重达 240 千克,在外观上与普通的金属构建没有区别。
报道称,过去的金属 3D 打印机设备没有锻造环节,打印出的金属零件普遍存在易产生裂缝、变形等缺陷,导致打印出的金属零件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状态,无法真正商用。直到 2019 年,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与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世界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铸锻铣一体化”3D 打印新型工业母机,克服了之前常规机床生产中“锻铸分离”、3D 打印中“有铸无锻”等问题,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张海鸥教授出生于 1955 年 10 月,是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担任数字化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特种加工学会理事长,也是武汉天昱公司首席科学家。
张海鸥教授表示,3D 打印飞机起落架,只需用到传统制造工艺的 10% 的材料,不仅降低成本而且还减少污染,经检测强度、断裂韧度超过传统工艺制造的锻件。
报道中还提到,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俄和欧盟能制造大型飞机起落架,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首个 3D 打印大飞机最大承力零部件的企业,该公司打印出的起落架已顺利通过中航起落架有限公司的“73 吨的极限载荷”测试和 8 种工况下的考核测试。
官方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由中钢集团控股,是一家主营金属 3D 打印、零部件修复与再制造、工业智能制造系统定制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5 月 28 日,注册资本 5000 万元,提供 SLM、LENS、WAAM 等多种金属 3D 打印服务和定制解决方案,在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船舶、先进轨道交通、核电等重点领域高端装备的研制和生产中得到应用。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成功与欧洲空中客车、美国 GE、航天科工、中国航发、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船重工、中国兵器、中国铁路、中国建筑等大型集团及其所属机构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高端金属零部件。
2020 年,为突破国产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瓶颈,武汉天昱首次将 3D 打印与高档数控机床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世界首台套 3D 打印数控机床,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04 专项)的研发,被列入 2020 年通用制造领域唯一国家禁止 / 限制出口技术目录(183506X)。
2021 年,武汉天昱又建成投运“全新一代智能铸锻铣短流程绿色复合制造机床”(TY4000L),将金属增材-等材-减材合三为一,融合了武汉天昱在设计、材料、工艺、软件、核心器件及产品复合制造方面的经验耦合,集成国产数控机床主机、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及万向微铸锻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评论交流